为进一步提升全院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加大安全生产宣教力度,推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广大师生安全意识,人文与健康管理学院于6月20日组织开展学院“安全生产月”集体活动。

集中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会上,高书杰经理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教师和员工代表现场参会。高经理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曾在不同场合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论述安全生产红线、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生产责任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指明了方向,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相关论述,切实提高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保障学院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以案说法”,反向教育引导
为提高学院师生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李海军老师对学院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李老师首先对2001-2020年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提出火灾、爆炸事故占全部安全事故比重高达80%,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随后,李老师并通过现实案例对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解读,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环境进行说明。最后,李老师对发生火灾时相关人员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进行讲解,强调要从身边点滴的安全小事做起,切实防范实验室火灾。

心肺复苏,开展急救训练
为提高校园师生的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度、能更好的对意外情况作出正确的处理方式、增强应急救护处理能力,人文与健康管理学院聘请护理学院石杨老师为学院师生开展心肺复苏急救训练。石杨老师首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掌握心肺复苏急救能力的重要意义,并讲解了心肺复苏急救的相关步骤。随后,石杨老师向师生展示心肺复苏急救的整个操作流程,并请同学现场模拟操作,现场互动气氛积极活跃,同学们基本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

逃生演练,强化应急避险能力
为向学院师生普及地震避险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地震应急避险能力,人文与健康管理学院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演练前,学院安全员田天园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地震常识,包括地震原因、震级及地震的先兆,以及在面临楼房避震、户外场所避震、学校避震、开车避震、平房避震五个场景时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及逃生。随后,同学们按照震时就地避险和震后快速撤离两个步骤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本次“安全生产月”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树牢学院师生安全红线意识,提升学院师生应急避险以及自救互救能力,为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奠定良好基础。